2021-02-23
食物過敏是一個全球性的食品安全和嚴重的公共衛(wèi)生問題 據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報告,在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中,食物過敏排第四位。同時在食品企業(yè)行業(yè)內的產品召回事件中,因過敏原問題產生的召回位列第二,僅次于微生物污染。 人體免疫系統(tǒng)會識別和消滅侵入人體的病原體(如細菌或病毒等),當你的免疫系統(tǒng)對一種無害的食物成分(通常為蛋白質)過度反應時,食物過敏就會發(fā)生。 能夠誘發(fā)人體過敏反應,在普通食物中正常存在的天然或人工添加物質被稱為食物過敏原。 食物過敏原受到全世界的監(jiān)管 自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(CAC)發(fā)布《預包裝食品標簽通用標準》后,歐盟、澳新、美國、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(qū)陸續(xù)頒布了食物中致敏物質標識管理法規(guī)(如監(jiān)管(EU)No 1169/2011、美國FDA-FALCPA 2004等),要求八類致敏物質在標簽上需強制性標示。在我國現(xiàn)行的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》(GB 7718-2011)以及《預包裝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》(GB/T 23779—2009)也都明確列舉了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包含以下八類,約占食品過敏的90%: 含麩質的谷物及其制品 甲殼類及其制品 魚類及其制品 蛋類及其制品 花生及其制品 大豆及其制品 乳及其制品 堅果及其果仁類制品 但目前我國法律法規(guī)針對食品致敏原的規(guī)定仍是推薦性標示,在修訂后的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》(報批稿)中將直接用作配料的八類致敏物質修改為了強制性標示,對八類致敏物質以外的其他可能的致敏物質可自愿標示提示信息,對于生產加工過程中可能帶入的致敏物質為推薦性標示。 這對我國食物過敏的防治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,通過對食品標簽的明確標識,可以有效地減少食物過敏事件。 食物過敏原的檢測方法 食物過敏原的檢測是食品工業(yè)和消費者共同關心的問題,也成為HACCP等食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中重要的監(jiān)測項目。而目前針對食物過敏原標準體系仍不完善,食物過敏原檢測手段也相對落后,具體的檢測技術主要分為以蛋白質和以核酸為基礎的檢測方法,如PCR法、芯片法、LAMP法等都是基于DNA檢測表明蛋白質存在;而膠體金法、ELISA法和以特征肽段為目標的質譜法都是基于蛋白質的檢測。這幾種方法在目前現(xiàn)行的國家檢測標準中均有應用和體現(xiàn)。 SN/T 1961.3-2012 食品中過敏原成分檢測方法 第3部分: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法檢測蕎麥蛋白成分 SN/T 1961.2-2007 食品中過敏原成分檢測方法 第2部分:實時熒光PCR法檢測花生成分 SN/T 4419.1-2016 出口食品常見過敏原LAMP系統(tǒng)檢測方法 第1部分:開心果 SN/T 4417-2016 常見食品過敏原可視芯片檢測方法 GB/T 38163-2019 常見過敏蛋白的測定 液相色譜-串聯(lián)質譜法 食物過敏原檢測不同的方法都有著各自的優(yōu)點和缺點。如ELISA法,具有快速、直接、靈敏度高的特點,因過敏原本身大多數(shù)就是蛋白質,檢測蛋白質存在與否最能夠說明該產品是否會引起人的過敏反應。但是該法通常是單一過敏原蛋白的檢測,然而不同的人可能對食物中不同的蛋白質過敏,而且易受食物基質的影響,容易產生交叉反應。 因此,在實際檢測中還需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。如果檢測的目的是為了明確未經破壞的某種蛋白質的含量,那么就應選用ELISA方法;而質譜法更適合高通量同時檢測多種過敏原蛋白。如果檢測的目的是為了正確標示和防止交叉污染,那么就應該盡量采用PCR方法進行檢測。目前任何國內外針對過敏原標識的法律法規(guī)都要求只要含有某種物質成分就應該標示,而并非只要含有某種物質過敏原蛋白就應該明確標示。 下期提示:Pribolab新春講堂-食物過敏原-麩質過敏原詳解 編者信息:孫巖,食品工程 碩士,于2019年加入Pribolab,擔任過敏原產品經理,從事過敏原檢測的方法驗證和應用支持工作,在食品安全檢測領域擁有五年以上相關經驗。 Pribolab簡介:青島普瑞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,專注于食品安全檢測相關產品的研發(fā)和銷售,目前公司真菌毒素類標準品,穩(wěn)定同位素內標等產品已在全球范圍內占有較大市場,并逐步擴大至海洋毒素、轉基因、食品成分分析、食品過敏原檢測領域,正在向制藥和醫(yī)學過敏原領域邁進。 官網|www.pribolab.com